close

上上週語文課的主題是「偏見」,先帶學生讀了一篇《吳鳳的傳說》,內容大致上是在說清朝有一個官員吳鳳負責管轄阿里山區域,他十分關愛當地原住民,為了阻止原住民出草(獵人頭)的祭祀傳統,最後以自我犧牲的方式做為最後一個被獵的人頭。這是一則很多人都聽過的民間傳說,甚至被放進小學課本中許多年,在引導思考時提到雖然吳鳳確有其人,但沒有證據證明確有其事,這個故事卻有將「偏見」放大的作用,吳鳳(官員)被塑造成仁義之士,原住民族則與野蠻、未受開化的形象掛勾,所以後來這篇故事就從小學課本中被刪除了。

故事中營造的是對不同族群的偏見,可能會使得族群間的對立加劇,這類的偏見大量存在在生活周遭,像是國片中的流氓角色總是操著本省口音、客家人就是小氣吝嗇......,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產生許多刻板印象,進而造成偏見,最終可能演變成歧視(補充相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yS5zQH-HI&t=3s),在閱讀完文章、看完相關影片後,由於身心障礙者也是遭受許多偏見的一個群體,我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經驗,或是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有些人對自己進行了反思,曾經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責同學偷她生理用品的靜靜說:「二年級的時候以為是同學拿的衛生棉」,我告訴她這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同學曾經偷拿過別人的東西,所以就容易對她有偏見,覺得她總是偷東西,但沒有發現證據之前其實都不能斷定對方有做錯事情;曾經憤世嫉俗的軒仔說:「我是一個充滿偏見的人 對自己對他人都是 我要有意識地改善」,我認為能夠意識到這點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也有人以自身的經驗提出想法,阿杰為身障者發聲:「也要跟平常的人一樣的自由自在 所以偏見很不好」;威廉則是受夠許多浮於表面的善意:「我認為無意識偏見這個形容很到位 確實大部分偏見都不是有意的 但往往這樣最傷人 我最討厭跟我說我很棒但說不出哪裡棒的人 只是因為他們覺得鼓勵我是善意表現」;九日郎也以一個身障者的角度看待偏見:「我以前以為身障者最可憐 現在我覺得真正可憐的人是不懂得多元接納的人 身障者會覺得自己可憐也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 多元性是需要被提倡的 還有包容 尊重 平等等價值 都是目前社會所欠缺的」。

就如同九日郎所說,許多同學也點出認同自我價值的重要性,阿賴的回答反映了自我倡導的重要性以及難處:「我認為要對自己的價值有明確認知就可以抵抗偏見 但是我們身障者在這個社會被壓縮彰顯自己價值的空間 我們是被塑造的弱者」;Elle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我很遺憾偏見充斥生活 這讓負能量充滿四周 我希望人們多信任別人也認可自己 愛是最棒的方式 愛自己 愛他人 愛每個人」;草方哥則是展現了對自我的肯定:「挖不知什麼偏見 只知道我不是別人說的那樣 我相信自己 這是最重要的」;佩佩貓也認真地提出自己的分析:「我認為偏見是一直會產生的 無可避免 所以我們可以把重點在抵抗偏見 讓自己內心好過 找到自己的價值確實是關鍵 但很難 因為我也被偏見侵蝕我的腦袋了」。

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看待人、事、物的方式,就可以減少偏見、增加包容性;找出自我的價值並肯定自己、愛自己,就可以抵抗偏見、建立自尊及自信。這些都是需要慢慢練習的,倘若每個人都能做到,或許這個社會就能更加和諧了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光輝歲月
    全站熱搜

    阿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