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心情跟我房間的凌亂程度有很大的關聯,心情越糟,房間就越亂,心情好的話,就能保持整潔。
所以雖然看起來情緒起伏不大,但其實我是個很情緒化的人?不過這個情緒具象化的能力好像只有我自己知道,或許這代表在獨自一人的空間中,我才終於能夠展現當下真實的自己。
我發現我心情跟我房間的凌亂程度有很大的關聯,心情越糟,房間就越亂,心情好的話,就能保持整潔。
所以雖然看起來情緒起伏不大,但其實我是個很情緒化的人?不過這個情緒具象化的能力好像只有我自己知道,或許這代表在獨自一人的空間中,我才終於能夠展現當下真實的自己。
來記錄一下最近在思考的問題,不過雖然說是思考,其實也沒有深入探究,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幾天看到花蓮強震過後在充滿落石的山區找到罹難者的新聞,報導中使用「尋獲、脫困」這些詞,強調一家人全數回家了,讓我想起了最近在朋友推薦下看的一部動漫《葬送的芙莉蓮》(被推薦動畫但我先看了漫畫),其中一段描述魔族在襲擊完村莊後,在討論要如何分頭對付前來支援的魔法使和戰士們,提到人類的習性,總是會留下人力在村莊中看管罹難者遺體,這個行為令沒有集體概念及情感聯繫的魔族無法理解。
人類會為了讓已經罹難的一家人團圓,而動用機具在落石堆中冒著危險搜尋遺體;在漫畫描述中不惜削弱戰力,也要留下人力保護已經被魔族殺死的遺體,這似乎是人類特有的習性,在自然界中很不尋常。
今天是無風無雨的颱風假,早上睡到自然醒,接著賴床到中午才出門去買午餐跟晚餐,從頭到尾只打算出門一次,是過得非常懶惰的一天。
下午參與了一場線上會議,跟同事和其他學校的老師討論一個有行為問題的學生處遇方式,看著行為路徑圖,圖裡包含目標行為、立即前事、遠前事、維持行為的後果、相同行為功能的替代行為和期待行為,雖然可以理解「處理一個行為」比起「對待一個人」更能具體擬定策略,也更方便統一執行,但我發覺自己已經很難只聚焦在某個行為上,也發現在分析行為功能時,若不從一個人整體的狀態來分析,且缺少同理個案本身感受的話,可能會很容易將行為功能過於簡化。
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有時會感受到這個做出行為的人本身的自由意志與主體性似乎被忽略了,我認為一個人是可以在有著相同前事與行為後果的狀態下做出不同的行為,而這個差異可能跟他自身當下的感受、思想、性格與能力有關。不過當然正向行為支持計畫最終想達成的目標就是期望個案在策略介入後,能夠在相同的情境下做出期望行為,只是著重在一個行為的討論,還是讓我覺得過於簡化了一個人。
現在在高鐵上,回老家的路上,準備回家耍廢一個星期。
七月剛放暑假時,也有回去一個星期,後來就行程很滿,上假日班、學生考證照、新生家訪、跟朋友出遊……,就這樣度過了七月中後旬跟八月前幾天,暑假也就這樣過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果然還是得從耍廢行程開始,之後就得去參加研習,然後就是要佈置班上教室,還有幾個已經約好的小旅行,接著迎接開學日。
前幾天趁著空檔完成了暑假要回國中母校向資優班的學弟妹經驗傳承的資料,一開始其實有點沒頭緒,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為我不覺得我的成長經驗有什麼特別可以拿出來說的,會被找去做分享的主要原因應該就是資優班業務是特教組長承辦+我大五實習就是回去國中實習有認識+我也放暑假時間很好安排,我主要是出於想幫忙組長的心態答應下來的。
不過既然答應了,就得好好完成,所以我就開始思考如果我是這一群國中生,會想聽什麼?但我發現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我覺得我跟現在的國中生應該會有代溝,或者該說我自己還是國中生的時候,跟其他國中生相處起來都有點格格不入了(我承認我那時候活得不太合群),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實在是有點困難,所以我改問自己:「如果可以跟國中的自己對話,我會想跟她說什麼?」
這對我來說相對容易得多,因為我有太多話想跟當時的自己說了,我回想起我的國中生涯,大部分時候是模糊且乏味的,那就是為何我感到遺憾,如果當時的我能夠更用心去過日子、去認識周邊的人、去感受自己的感受,我想那段記憶會變得更加鮮明且有趣。
今天早上在社群網站看到一個關於性平議題的討論,關於一篇系學會正副會長選舉的政見發表,內容有很多歧視性的言論,發文的人延伸討論到現在很多高中、大學的老師發現很多男生會開一些涉及性別的玩笑(所謂的地獄梗),或是將一些歧視性的言論掛在嘴邊,受到社群網站上相關資訊很大的影響。
剛好我前天晚上跟我弟討論到相關的話題,我們聊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接著討論到關於體罰的看法,我順道跟他分享了我自己對於稱讚別人「乖」這件事的看法,我一直不贊成稱讚任何一個人「乖」,因為這是一個抹去對方主體性的詞,要被說「乖」的前提是夠聽話、能被控制,我之前有一陣子在使用交友軟體時,我發現自己無法接受那種會把「乖」當作讚美女性的詞的男性,當一個男的看著我的照片、我的職業、我在網路上經過修飾而打出來的文字,回應我:「你一定是一個很乖的女生」時,我就知道這個人不會是我想在一起的對象,因為當一個男性可以對一個剛認識、素未謀面的女性如此自然地說出這句話,代表他認為「乖」對於女性來說是讚美,或許更代表他要的是一個夠聽話、能被控制的伴侶,但這不是我想要的關係狀態,我一直以來都不認為我有必要很「乖」,我只是做我想做、我能做的事罷了,和別人相處時,我可以做到「配合」、「調整」、「適應」,但沒有必要「乖」。
雖然我很快就放棄使用交友軟體,但我發現會認為「乖」對於女性是一種稱讚的男性不少,而且我這種擇偶標準,在很多人看來會覺得我標準很高、很難搞,不過我只是覺得不該因為我身為女性,就得被視為一個必須夠聽話、能被控制的人,這要求很過分嗎?我只是希望對方能夠尊重我的自主性而已。
昨天下午拿到了芳療師朋友幫我調配的精油,選擇香味時,想著要工作時在辦公桌使用,選了一些聞起來讓我感覺有精神、能安定心神且有動力繼續向前的味道,總共選了五款精油,分別是格陵蘭喇叭茶、白鼠尾草、迷迭香、佛手柑、岩蘭草,再加上朋友推薦加入的苦橙葉,拿到的成品很棒,朋友給我精油時附上的小卡上寫道:「草葉清亮的氣味中,有些從遠方傳來的陣陣薰香,像是趕走烏雲,卻不太過照射,柑和橙葉溫柔點亮,岩蘭草則讓大家站穩腳跟,穩穩前行。」趁著今天沒課的上午,一大早就滴了幾滴在擴香木塊上讓香氣環繞整個辦公桌,覺得心情愉悅。
上個週末好好地整理了家裡的陽台還有我種的植物們,順便添購了新朋友,買了一些薄荷,昨天澆水時發現薄荷葉上面有葉螨,所以把他們大部分的葉子都剪掉了,希望他們可以再好好長出很多健康新葉,讓我夏天可以泡薄荷茶來喝;還買了一顆棉花糖茶樹,長滿了花苞,希望可以早點順利開出可愛的紫色花朵;也添購了幾棵仙人掌和多肉植物,這個禮拜陸陸續續幫他們都換好盆了,希望他們能健康茁壯。這禮拜下班回家每天都在種花,平靜而充實。
雖然我不是特別擅長種植物的人(我想主因是我很容易怠惰),但還是很喜歡種一些小盆栽,有植物相伴真是一件好事,希望我能夠在他們的陪伴下好好整頓自己的生活,最近又到了即將面臨下學年度人事安排的時節(本來還沒開始去打聽,但前陣子被同事提醒了四月要開始送導師意願表),由於這些事說來話長,就不多說了,總之,今年目前為止看起來還是可以很順利的吧,昨天下午剛好跟辦公室的資深同事閒聊了一下,他告訴我自己是如何去看待這些人事變動,我很同意同事的說法,就是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不排斥任何職務安排,但我想我討厭的是因為年資少、積分低而造成的身不由己,這也是我消極不去打聽大家意願的主因,因為我得先等其他人選完才有的選(或是沒的選),那何必打聽(但不打聽也還是會聽到消息),順其自然即可。
寒假剩下最後一個禮拜,今天結束了返鄉的行程,過去兩週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老家耍廢,不覺得浪費了假期,反而是種適時的停頓,雖然我平時生活步調也不是多緊湊,但與放假時相比還是有所區別,最後一週目前也沒什麼規劃,大概也是隨心所欲地過完,跟朋友約約、出門走走然後自我沉澱一下。
過年期間在媽媽跟弟弟推薦下久違地追了劇,看了兩部陸劇,分別是《蒼蘭訣》跟《你是我的榮耀》,兩部劇都算是輕輕鬆鬆能無腦追完的戀愛劇,不難看但也稱不上特別精采,不過男主角都蠻帥的就是了(可以看完的關鍵),主要是可以跟我媽或是我弟一起看,畢竟回家耍廢的同時也不能完全只顧自己廢。
原本帶了一本書回家打算要讀完,但根本沒翻幾頁,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劇、漫畫還有綜藝等「快娛樂」當中了,看著那些光鮮亮麗的偶像明星以及他們在螢幕上所傳遞的價值觀,搭配上過年期間各種長輩們跟我聊天的話題,關於外貌的追求(減肥之類的)、年齡與單身的焦慮(要幫我介紹對象之類的,畢竟我本人28歲母胎單身)、工作相關的話題(薪水、年終、讀研究所、調回家鄉之類的),意外發現自己已經不再被這些他人拋擲過來的社會框架所拘束或困擾,越發心如止水,甚至不需要特別做些什麼或說些什麼來抵抗,或許是終於打從內心完全接納自己,也或許是更加堅定自己心之所向,更或許是希望並相信著無論是什麼樣的「自己」都值得在這個社會上立足。
今年的第一篇文要來記錄一下我的一個新嘗試,我有了新年新寵物,不過我的寵物品味應該是有點小眾,我已經養了兩年多的蝦(應該是吧,還是更久?我忘了),然後我從昨天開始養螞蟻了。
從昨天早上取貨之後就一直很期待回家安頓好牠們,一回家就開始著手讓螞蟻們搬進蟻巢(順道一提,我養的是高雄巨山蟻),他們搬家的過程十分順利,接著我就餵食了一下,不得不說,牠們的飼料聞起來有夠香,要不是成分有蟲粉,我真的很想吃看看,還是其實有蟲粉也可以吃看看......我不該有如此危險的想法,先不要比較好。
我拿到的這一窩螞蟻的蟻后很特別,牠的翅膀還在(通常蟻后會先脫翅才開始生孩子),但應該影響不大,工蟻們看起來活力滿滿,也有卵跟幼蟲,期待牠們順利成長壯大!
今天是星期六,本來決定要整理房間,認真地斷捨離,但我還是敗給我的懶惰了,一點都不想勞動,希望我明天可以順利展開行動。
總之,雖然沒有做完預定要做的事情,但因為天氣很好(在連續下了一個禮拜的雨之後終於放晴了),所以心情還是不錯,今天沈迷於看漫畫,因為最近《獵人》似乎有復刊的希望,所以又從頭開始看了,因為相隔夠久,很多細節都忘了,所以還是可以看得很投入,真的非常好看。
我這次一邊看一邊想像自己活在那個世界當中,會變成哪一種念能力者,想了一下,我覺得我根本當不了念能力者,因為修練很累,跟別人決鬥也很累,完全沒有想鍛鍊自己的想法,所以結論就是,我就算活在獵人的世界,也當不成獵人,應該完全跟故事裡的所有人無任何交集,繼續過著平凡的人生。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名自閉症者自述隨著越長越大,漸漸學會「乖乖等待」的心路歷程,這讓我不禁思考,沒有人能夠永遠一成不變,變與不變,是恆存於生命的一件事,與他人的互動中,總是會發現有需要改變自己的時刻,至於如何在改變之後還能繼續保有自我,或許關鍵在於「心甘情願」。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覺得我改變最多的就是「學會閉嘴」以及放棄「跟上流行」,這是矛盾的兩件事,在適當時機學會閉嘴讓我更能融入群體,但與此同時,拒絕跟上流行又讓我脫離群體。
雖然看似矛盾,但在適當時機學會閉嘴讓我可以避免很多與身邊人的衝突,也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反思自己的想法以及解讀他人的思路;而不盲目追隨流行讓我能看清我真正喜愛的事物為何,能充分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喜悅。會做出改變正是因為這樣的選擇讓我感覺活得更自在,是源於關注自己感受而做出的選擇,於是我心甘情願地改變,並且在改變之後依舊認可自己,甚至覺得自己變得更好。
昨天結束過年返鄉的行程回到居住地準備迎接開學,走出高鐵站那一刻,突然有種難以言喻的心情,曾幾何時,家鄉已經不是我感到最熟悉的地方了。
過年期間不免俗地與親朋好友相聚,其中一天與幾個國中同學相約聚餐,與他們是在畢業後好幾年偶然恢復了聯繫,雖然平時生活圈並不重疊,但因為地緣關係還是有著許多共同話題,也互相交流著近況。
吃飽飯後去了其中一位友人家中拜訪,看著眼前的田、遠方的山以及腳邊的雞,不禁感嘆自己已經長到會對鄉間風光不由得心生好感的年紀了,回想小時候,對都市生活總是充滿嚮往,離鄉背井幾年後回首,或許當時更多的是想脫離許多自己不願面對也無力面對的現實吧。
今天下午去參加了一場活動,看了一部紀錄台灣山林裡巨木的影片《神殿》,影片中述說著巨木紀錄著幾千幾百年來土地的變遷,一棵棵以年歲來說與現代人祖先同輩的樹木彷彿就是活著的神明,佇立著守護這片土地,而它們生長的山林即是神殿。
影片中的旁白帶領著觀影者用更具「靈性」的角度欣賞著森林,那是幾十年來深入山林的沉澱,也是對於自然環境的熱愛,以及對於生命的感悟。
影片的內容讓我聯想到班上同學高二時,在環境教育相關課程中,我詢問同學們喜不喜歡樹?他們的答案讓當時的我感到訝異。
今天是雙十國慶日,也是連假第二天,待在家一整天,看了大半天的電視,除了新聞,還看了公視的主題之夜以及蠟筆小新電影,跨度很大。
雖然蠟筆小新電影還蠻好看的,小新也真的是個堅強的孩子,但我更想聊聊主題之夜。
今天播出這集的主題是「台灣vs中國:脆弱的民主」,節目前半段播放的紀錄片主要是以台灣的角度來說明民主價值的重要,我個人覺得還滿值得一看,確實記錄了不同世代、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們是如何一同追尋並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尤其片中出現的太陽花學運以及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片段,雖然都是一閃而過,但那樣強烈的對比,更是體現了民主體制的重要性。
我昨天晚上超級無聊,所以開始回顧人生,翻遍了我自己臉書的塗鴉牆以及一些社團,覺得高中的我好像活得比我印象中還自在,嗯,確實是這樣,不自在的是大學的我,我混淆了。
雖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我真的好多事都忘光光,看著以前與高中同學們的互動,根本青少年次文化的具體展現,然後我真的老了,有些部分我自己也看不懂想表達什麼,但看得出來,在那堆我高中時期認識的女子當中,我很自在也很快樂,畢竟依我的性格,能在高中畢業那天發文說我愛我的朋友們,想必是真心的愛她們。
不過很可惜的是,因為我大學離群索居,沒有北漂只有中漂,鮮少參與高中同學的聚會,所以有很多人已經很久沒聯繫了,大學時期的我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還不算是很成熟,也時常缺乏適當、適時的自我揭露,所以自以為沒朋友,現在想想還真是對不起高中那群接納真實的我、允許我做自己還是愛我的朋友們。
最近跟一群好友約好要出遊,採納了我的提議,決定將阿里山訂為目的地,前天晚上相約視訊確定時間及住宿地點,花了不到一小時,我們就決定好也下訂好民宿房間了,但我們那天的視訊通話持續了六個半小時,對,其中有將近六個小時我們都在聊天。
我們是高中同學,也曾經同住在一個房間渡過高三生活,想當年,到了需要認真讀書的時期(段考、模擬考前),為了遏止我們永遠聊不完的天,還訂下寢室規則,在一個袋子裡放了許多寫著處罰的紙條,規定開話題的人得抽一個處罰。
當時的我們,生活圈很重疊,有很多共同話題,許許多多青春憂愁、少女情懷及生活感悟,每天都交流著過去的人生,共享著此刻的生活,並展望著未來。現在的我們,分別定居在台灣北、中、南部,各處一方,雖然日常生活不再密切,但我們共享著過去的回憶,分享著現在的生活,並繼續展望著未來。
中秋連假的第二天,沒有返鄉的我跟正好返鄉的友人相約出門,我們兩個每次出門都會不小心吃太多跟發生一些非預期購物,就是缺了一個負責阻止的人,但我們樂在其中而且樂此不疲,午餐、逛街、下午茶,這些大概就是我們相聚的固定行程,過了好像沒幹嘛但感到充實的一天,正是現在的我需要的假日行程。
出門在外的許多時刻,無論是尋找吃飯的地方(沒有訂位的我們找了第四間餐廳才順利不用候位吃到飯,本來要吃早午餐直接改吃午餐)或是逛街,我默默覺得這世界彷彿已不存在疫情,當然每個人臉上還是戴著口罩、身上或是每家店還是必備消毒酒精、進入每個地方還是必須掃描QR Code、餐廳內用座位還是必須使用隔板,但只要能無視這些事情或是不感到困擾,就與印象中的日常無異,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再次感受到人們的活力。所以應該說,與印象中日常無異的其實不是生活,而是人們的心情,當大家接受疫情影響生活這個現實後,改變對日常生活的定義,負面情緒似乎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平常心回歸。
過完與友人相聚一天後,在一個習慣熬夜的我們已崩壞的早睡價值觀看來算是早的時刻入睡,今天早晨起床後看到深夜未睡的友人分享給我的一篇文,叫做「母胎單身的第二十九年」,PO文的人是一個二十九歲的單身女子,她說跟朋友討論導致自己母胎單身的原因是因為她太無聊且不會撒嬌,講了很多年紀變大帶來的轉變,然後最後對於母胎單身還是嘆了一口氣。我也把下面的留言滑了一遍,大致上就是都對母胎單身這件事抱持著負面的態度,有同樣身為母胎單身者的互相取暖或是分享怕被嘲笑的擔憂,也有人對於找不到交往對象這件事表示不解,更有人開始檢討單身女性的個性或是長相。
今天是禮拜天,因為這個禮拜整整上了七天班(星期六彈性補課、星期天證照班假日班),所以覺得很累,不過是身體感覺疲憊,不是心態上的累,所以應該早一點睡就可以解決,但可能是沒過到週休二日的補償心理,我現在還在這裡消磨我寶貴的時間,真是任性,訂個今日目標好了,11點半以前躺在床上,還有一些時間,希望我可以成功。
除了感受到週休的可貴,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我這輩子絕對跟成為工作狂無緣,每天都工作我實在是沒辦法,一直以來都很坦然接納我的懶惰習性,我的人生原則之一,就是不要讓自己太累,做一些自己能勝任的事就好。
我最近跟同事、朋友之間的一些對話讓我思考了一件事,就是其實對於一個人,尤其是年輕的人來說,「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好像不是一件普遍的事,很多人就只是過了一天又一天,得過且過。
明天是新學期的開學日,這個禮拜開始回學校去整理教室、準備開學要用的東西,這幾天我都感覺很愉快,也可以說是新學期有一個好的開始吧,也讓我更期待明天的開學日。
最近充分體認到知足常樂的道理,因為我發現我的生活基本上沒什麼好抱怨的,我的工作依然穩定也即將重回正軌,我跟親朋好友還有同事們相處愉快,我依舊可以源源不絕地找到我想做的事,當認知到這些之後,好像就真的不知不覺中感到比較快樂一些。
說到快樂,我前陣子在思考關於在生活中時刻追求快樂的必要性,仔細一想,任何一個說自己活得快樂的人,都不可能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感到快樂,倒也不是說那些人在說謊或誇大,而是這是人之常情。
今天跟原本暑假約好要出去玩的朋友相約,把握暑假最後的最後去了高美濕地一日遊,最近我貌似跟海邊很有緣,出遊的好天氣運也很好,是充滿閒情逸致的一天。
雖然我住在中部好幾年了,但很落伍地今天才終於第一次去了高美濕地,比我想像中的看到更多螃蟹跟彈塗魚,幸好遊客可以進入的區域有管制,不然還真是會為牠們憂心忡忡,大部分看到的螃蟹們都感覺活得很有活力也很愜意。
沿著木棧道走去,突然萌生了好想當一回沙灘上的螃蟹的念頭,感覺是隨心所欲的生活的極致,吃、睡、躲到洞裡,大部分的時間大概只需要做這些事,可能很多生物都差不多是這樣過活的,但螃蟹們真的好可愛啊(相較之下,旁邊的彈塗魚可愛度輸了點,而且移動起來感覺不是普通的累),如此靠本能而單純的生活,好想體會一回,另外螃蟹的一生應該不長,隨心所欲的長度剛剛好,即使不是老死,而是被鳥吃掉,似乎也包含在順其自然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