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字溝通,絕對是有接觸認識自閉症者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聽說或見證過的一個輔助性溝通法,通常會嘗試的對象是低口語或是無口語的自閉症者,透過他人扶住手在注音板或是鍵盤上用注音打出自己的想法,由於往往跟他們平時外在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相差甚遠,而且需要他人輔助才能成功(通常是握住整個手腕,且侷限於特定對象),難免為人所詬病,不相信那些訊息是他們本人所輸出。

我以前大學時代參加自閉症營隊時有接觸過,也有看過幾個成功的案例(有進步到能自己獨立打字的),那時候的我,認為這的確是有可能的,但不是每一個人。對於重度自閉症者,尤其是合併智能障礙、生活無法完全自理或是有嚴重攻擊行為等,沒系統性學過注音符號的狀況下,能不能藉由這種方式表達自己,我是打了個問號的,尤其是當時也有認識重度自閉症者的手足,他很憤怒的認為這是無稽之談。

但是,我帶的第一個班級,給了我不一樣的答案。

接下來要寫的一段故事,很令人難以置信,但確實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班的故事,也是我的真實體驗。

10月底,班上一位自閉症學生的家長跟我分享了他經營的粉絲專頁,由於媽媽先前就有提過在家裡他可以跟媽媽用打字溝通的方式聊天,我看了他內心豐富的想法後覺得很感動,也非常的好奇,所以決定在學校再嘗試一次(高一剛開學有嘗試過但沒有成功),這次,拉著他的手,他很順暢地拼出一句句的回應,我們成功了。他說,我是他第二個打字成功的人,這讓人很雀躍,但我將這件事視為個案。

後來上課或是有空時,我時常會用溝通板與他交流,發現他課堂參與度提升後,專注度也跟著提升許多,原本上課會自行離座的行為頻率降低很多,對於老師的話也更認真聽了,這是一個很棒的轉變。但我沒有想到,這也是為整個班上帶來轉變的契機。

11月18日星期三,班上另一位自閉症學生(有口語,但無法順暢表達自己的想法,且會有很頻繁的口語自我刺激行為)從美術班回到班上後,自我刺激的語言和甩手行為持續很久靜不下來,平時這種狀況會讓他用書寫的方式寫下自己的心情後唸出來,這樣能幫助他平靜下來。

但那天中午,我沒有拿紙筆,而是拿了平板請他打字打下來後說出他的心情(因為他很會打字,識字量也多),結果握住他的手輔助他要打出「我很難過」的時候,我十分驚訝地看著他一邊嘴巴上唸著與當下情境無關、重複性的自我刺激的語言,一邊手上用平板打出自己內心想法(還會認真選字) ,他非常流暢的完整打出自己的心情,甚至能打出原因(平時問他根本說不出來)。班上又多了一個能夠順暢表達自己的學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但更讓我驚奇的事發生在11月19日星期四下午,我幫忙代我們班的電腦課,因為任課老師最近在讓他們練習用鍵盤打字,所以我就提議全班一起用打字的方式來寫要投稿到校刊的文章,先讓大家自行提出標題後投票,最後的選出來的是「我們20X班」,於是我就請大家一人練習打出一句關於我們班的句子。

會打字且有口語的同學讓他們唸出來後自行打出來,兩位需要扶手的自閉症同學就扶著他們的手讓他們打出自己的想法,不太會打字但有口語的同學就請他們唸出自己想打的句子後協助他們(有發現這幾位學生在扶住手時,也比口語表達的更多更完整,他們說是因為老師扶著就不怕出錯),最後就想說要輔助其他無口語或低口語的同學們,握著他們的手來練習打字。

結果,握著他們的手打字時,他們都自己開始動了起來,打出一整句通順的句子表達自己在班上的心情,每個人都講得超好。我當下不可置信,我明明只是想帶他們打「我喜歡同學」這短短的五個字啊,他們怎麼開始動個不停了?雖然我很明確感覺是他們自己在動,但因為太多人動個不停,還是讓我不禁懷疑到底是他們在動還是我在動?

為了證明不是我的錯覺,我問了他們好多好多問題,他們都一一的回答我了,而且還很切題、很流暢、很有個人風格。一開始因太震驚而讓我有點懷疑自己的心情就漸漸消退了,因為其中一個學生一打字就是一連串髒話,還嫌我很煩,那顯然不是我打出來的;另一個學生每打完一句話就微笑看著我,彷彿告訴我是真的喔;還有一個學生反問我:「你覺得很神奇嗎?」,我跟他說:「對,我覺得超神奇!」

於是,我們班現在所有的學生都能講話了(雖然流暢表達的對象暫時還侷限於我),沒錯,所有人,不只自閉症學生,還有無口語的智能障礙學生。

抱持著這樣的事情一輩子也不知道能遇到幾次的想法,所以即使或許會備受質疑、不被相信,我還是想記錄下來並分享出去。

回想起我們相處這一年多來的點點滴滴,想整理出一些或許跟啟發他們能順暢表達自己有關的因素。當然沒有嚴謹的科學實證,就當作是我個人的個別經驗分享,可以當成趣聞來看看,能有所啟發的話更是我的榮幸。

  1. 學生特質:

  雖然是特教班,但班上所有自閉症和無口語的學生聽覺理解都很不錯,平時給予指令或是講述事情時,可以感覺到他們聽得懂。

  他們也都很有溝通的意圖,會努力仿說或是比手勢,種種的特質都顯示他們溝通的問題出在表達性的語言上,有話想說但就是說不出來。

  1. 班級經營:

  我們班的班規雖然沒有明確訂出,但我總是告訴他們「做完該做的事情,才能做想做的事情」,讓他們知道做到老師的要求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提升自主性。也重視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及自我決策、倡導的權益,會讓他們每個人都回答問題及分享心得、自己選擇社團、班級幹部、班服顏色、想聽的音樂、想做的休閒等。

  也會很直接的告訴同學大家的身心障礙特質,以及有些同學會有不適當行為的原因(例如:自閉症同學上課大叫是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比較舒服),並且告訴他們「管好自己就好,管同學是老師的工作」,減少互相指責;「不用說別人很奇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症狀」,理解每個人本來就都不同,也都有自己的困難;「讀特教學校不是為了說你們不好,是為了讓你們上課聽得懂」,避免他們因為別人的話語而自卑;久而久之,同學們之間都更能互相體諒包容。

  另外,在我們班,開心快樂很好,但同時也可以生氣和難過,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情緒,用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方法生氣,或是難過哭完就好,不用壓抑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感覺大家都很自在,也很熱愛上學。

  1. 師長態度:

  我認為給予學生能犯錯的空間,並讓他們知道老師會幫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總是告訴學生:「來學校就是要學自己不會的東西,所以不會沒關係,學就好了,做錯不會被罵,不試著做才會。」

  不忌諱談論他們是身心障礙者的事實,把這個事實視為他們的特質而非阻礙,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就好。

  不會因為不是故意的錯而責備他們(比如說把講義撕壞、不小心抓傷老師、大便在褲子、撞破玻璃等),而是同理學生做出這些行為的原因,幫他們說出不是故意的,告訴他們下次能怎麼做比較好,之後再改進就好。

上述這幾點是我目前所能想到或許是順利打開學生心門的原因,不論是不是這樣,這些孩子讓我更深刻體認到一件事,那就是用心與學生交流,營造包容接納的環境,他們確實能感受到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也尚無法視為必然的結果,但人們稱之為「奇蹟」,我卻更傾向抱持著希望稱之為「日常」。當大眾不再以異樣的眼光看待這群人,發自內心接納理解每個人的不同,並相信他們,以適當的方式來交流,他們或許就能表現出大多數人定義中所謂正常人所應具備的表達能力了,期待那樣的「日常」早日到來。

 

arrow
arrow

    阿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