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下班後,在學校的讀書會與同事討論了一個話題:「『喚名』該不該教?」,這是一個之前討論後讓我心有芥蒂的問題,這次後續的討論我原本不想要出席,但我還是去了,去表達自己的意見,無關乎贊同不贊同,也不執著於取得共識。

重新梳理自己的想法,我認為只要是有正當理由能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學的事情就不存在「該」或「不該」教的問題,都屬於「可以」教的內容。只是能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後續學不學得會、怎麼學會。

我得承認我很幸運,我能夠與學生雙向交流,所以更容易了解學生的想法,也能得到更多回饋。但我認為這跟能不能打從心底尊重學生沒有關係,無法傾聽學生的心聲並不構成不能將學生作為一個個人尊重的理由。

學生真的聽不懂嗎?真的沒有任何反應嗎?真的完全感受不到學生的情緒嗎?

有沒有可能,有時候只是忽略了,或是只是跟我們預設、想象中不同呢?

與其討論該與不該,我想,不如反思自身所有的先入為主以及理所當然。

剛好今天也參加了另一場讀書會,主題是十九世紀的寫實主義小說,討論到當時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人們信仰「See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憑),這讓我聯想到在學校的討論,若與學生相處時,發現自己無法證實任何事,是不是可以試試改用「Believing is seeing」的思維來面對學生,先相信他們聽得懂、相信他們能做到,或許就能看見轉變的契機。

回顧我短暫的教師生涯,教學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不是只有輸出知識,而是包含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很多時候在互動中給予尊重、包容、信任以及愛,雖然無法被量化,但卻能引發內在的動機、勇氣以及希望,我總是從學生身上看到,由內而外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所以可以說「教學」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雙向的付出與收穫,我在工作上最大的收穫就是體認到學習不只是學生的事,我也不斷學習當中,學習對這個世界更開放、更包容也更謙卑。

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或者說這個問題存不存在正確答案,但這確實是我目前為止反覆省思與學生相處的過程而得出的答案。希望自己不要太過武斷,也不要太過躁進,同時也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就這樣秉持信念、時刻反思,船到橋頭自然直。

最後,還是微微反省自己今天是不是又脫口而出太多話了,下次記得多些停頓與思考再說出口,也要多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OS集錦
    全站熱搜

    阿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