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吃飽飯後看了一部朋友推薦給我的電影《異星入境》,她跟我說這部片跟一般科幻片不太一樣(我們兩個通常都對科幻片沒有特別感興趣),探討的主題我應該會感興趣,這是一部沒有誰要入侵誰,也沒有各式各樣想像出來的酷炫高科技的科幻片,我看完後確實覺得非常有趣,意猶未盡。

電影一開頭,女主角露意絲溫柔地抱著新生的嬰兒,卻看起來特別悲傷(還特別穿插幾個婚戒的特寫,但沒看到老公的身影,這在劇末也有交代),我充滿疑惑,本來以為是她的小孩死了,但小孩下一刻就開始動了;接著小孩被旁邊的人抱走,我還以為小孩要被送走,但馬上又被露意絲抱回來了,所以我搞不懂她為什麼要悲傷,還以為是她演技有問題演錯了吧,結果看到最後,錯的是我,她演的有夠好,一切都很合理。

閃過幾個露意絲和女兒成長過程中相處的時刻,看起來像是回憶的片段之後,接著看到發生了重大緊急事件的現在,在全世界各地同時出現了巨大的飛船,引起了全人類的恐慌,身為語言學家的露意絲因為曾經和軍方合作而被找去研究翻譯外星人七腳(長得像有著七隻腳的章魚)的語言,由於從聲音方面難以著手,所以露意絲引導七腳寫出他們的書面文字,再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他們的書面語長得像是一個圓環,以圓環上面各種突起變化來完成整個想法的表意,所以一個想法用一個圓環來表達,跟人類的不太一樣,他們的聲音表達(因為電影裡的外星人看起來不像有嘴巴,所以用聲音感覺比口語來的適當)跟書面語是不需要搭配的,人類是「我手寫我口」,但他們比較像是「我手寫我思」,就像是把意念具象化。

這個設定實在是太有趣了,讓我不禁想到我的學生,他們說跟我打字溝通的運作模式就是把意念傳遞給我,當我接收到之後會轉譯成文字,再借我的手跟眼睛以打字的方式輸出,若是他們自己能夠組織起來的語言,就會以他們的原話打出來,若是沒有適當的詞彙描述的時候就會借我解讀的句子,但是那依舊是他們的意見,只要跟他們對談的人詞彙量越多,就越能準確描述所想,我擔當了「意念」和「文字訊息」之間的轉譯,那是不是如果有一天可以找出如何將人類的意念轉譯成書面語的方式,他們溝通的障礙將會消除許多呢?(順道一提,雖然這只有我自己能感受到,但我問他們問題,也可以用「想」的,不需要真的說出口,他們就能接收到了。)

電影的最後,露易絲透過習得七腳的語言,她體會到了他們思考、看待事物的模式,進而突破了「時間線」的限制,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腦海中看到的畫面並不是夢或是回憶,而是未來,這個醒悟讓她及時做出關鍵性的動作,使得原本決裂的國際社會真正地結盟,互相合作、共享資訊,也使七腳們得以完成任務離開地球,他們要送給地球人類的武器/禮物,或許正是分裂/合作,而對於露易絲來說,她作為極少數思維突破時間線的人類,面對可以預見的未來,是否要選擇走向那樣的未來?或是其實沒得選擇?還是說就算有選擇還是會選擇那樣的未來?我想當她與伊恩(當時還不是但未來成為丈夫的科學家同僚)擁抱時感受到了,正是那個無比美妙的感受,正在帶領著她持續走向未來,即使可以預見未來,更重要的依舊是感受活著的每個當下。

但要一直做到這點真的很困難,這也是為何在片頭露意絲看著還是新生兒的女兒面露悲傷,並不是當下沒有喜悅,而是預見了未來所帶來的悲傷,或許因為如此,才將女兒取名為Hannah,我滿喜歡露意絲告訴女兒她為什麼叫"Hannah",是因為這個名字無論從開頭或結尾開始看,拚寫都是一樣的,是一個很活在當下的名字,「現在」的自己正是「過去」與「未來」的交會點,這個交會不斷在變動著,或許這就是人類要學習的,接受所有時刻的現實,無論帶來何種感受,都要接受現實,當接受過去與未來的所有一切後,才能真正好好體會每個當下,好好體會屬於自己的這一生。

這其實也跟我期望自己做到對待人生的態度蠻像的,接受現實並活在當下,也就是說不管未來會如何,只要我持續不斷地接受現實並活在當下,就能感受到我的心將帶著我繼續前行。

總體而言,我滿喜歡這部電影的,披著科幻皮,實則在探討人性,看似向外探索,其實是要每個人向內探究自己的內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異星入境
    全站熱搜

    阿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