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兩天帶學生到高雄參加特奧輪滑競速選拔賽,是我第一次擔任運動競賽的帶隊老師,畢竟我本人從小到大都在運動會擔任啦啦隊或是只能參加趣味競賽,所以原本不覺得自己會跟運動類社團或是校隊有關係,後來成為直排輪社團的老師也只是因為小時候剛好學過,算是會溜直排輪的人,才試著跟同事合作一起帶社團。

這次的選手剛好都是今年畢業的學生,分別是威廉、鉦寶寶跟阿秉,原本預計六月舉行的比賽因為疫情延期到現在,在學生畢業後還能見到他們確實蠻開心的。

這次比賽讓我覺得特別有趣的部分就是賽制,第一天是能力分組賽,依報名組別隨機分組比賽(3人一組),再依照計時的成績將實力相當的選手分到一組,排成第二天的賽程表,每一組都會有13(或14)的排名,最後再讓所有第一名抽籤,男生、女生各抽兩人成為正式代表選手去參加國際賽。

其中乍看之下最讓人費解的部分就是在決賽若是成績比第一天的時間快太多,就會不列入成績計算以及排名(DQ),只頒發參加獎,這其實顯示了在特奧選手的選拔上,並不是單單只將「快」作為唯一的標準,雖然不免還是要比較小組中的速度,但每個組別的選手都有機會成為代表選手,在適合自己的組別裡面互相競爭,盡可能讓「競爭」適性化,是一件很棒的事。

然而,賽制很難做到盡善盡美,雖然可以理解是為了避免有心人鑽漏洞爭取小組第一,但DQ的制度使得第一天狀態較不好的選手若是在第二天發揮良好,即使實際上拿到分組第一,成績還是無法被採計,看到幾位因為成績差太多而被DQ的選手臉上落寞的表情,真的為他們感到惋惜。

順道一提,這次我們隊上也有兩位被DQ的選手,但我完全沒有幫他們感到惋惜,威廉一如既往地沒有勝負欲,剛好第一天同組的選手速度較慢,所以他也跟著慢下來,甚至還禮讓人家先過,第二天由於遇到的對手速度較快一些,他就又被帶跑,成績比第一天快太多而被DQ;另一個則是鉦寶寶,他報名的是較需要體力與耐力的1000公尺比賽,由於畢業後就疏於練習,滑到一半就開始累了,加上心急與緊張,第一天一直跌倒,第二天較穩定了,所以跌了比較少次,因為快太多最終成績也被DQ,不過他應該是全場最有觀眾緣的選手之一,每次跌倒都站起來的運動家精神讓全場觀眾都一起幫他加油,綜上所述,他們兩個其實完全不受DQ影響,就是最佳「志在參加」代表,心態十分穩定。

另外一位選手阿秉則是表現十分穩定,第一次參賽就順利成為小組第一名,可惜最後抽籤沒有抽到正取,暫時沒有獲得明年去柏林參加國際賽的機會,但看得出來這兩天對阿秉來說是十分難忘又開心的經驗。

第一次帶學生參加運動競賽的過程一切順利,覺得非常開心,看到他們認真投入比賽的神情也讓人感到熱血沸騰,我雖然沒有在場上奮戰,但一顆撲通撲通狂跳的心與他們同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