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看了一部小說,已經很久沒看小說了,閱讀小說總是會有將自己投射於一個很遙遠的虛構世界的感受,通常那是一種抽離式的感動或是娛樂。

但這次讀的這本《正常人》,因為題材以及寫作方式的關係,讓我感覺像是窺探了兩個彷彿實際存在、活生生的人的生活,而且是深入內心深處的窺探。

這種感覺很奇妙,我明明清楚知道男女主角(康諾和梅黎安)都是虛構的角色,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和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重合之處,但我看著書中對於他們之間互動以及內心的刻畫,在同理的同時又隨即感到罪惡感。我想那是作為讀者對於書中角色的同理,藉由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的描述而得以分別深入兩個主角的內心,可說是再合理不過;但正是如此深入了解而帶來的同理讓我感到有罪惡感,我想是源自於我自身的人際界線,總是會想:「我和康諾以及梅黎安是陌生人,這樣窺探他們的內心真的沒問題嗎?」

然而,或許康諾和梅黎安互動的時候,也時常游移在這兩種感受之間,對於彼此的同理使得他們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與情感上的聯繫;但越是深入就越感受到罪惡感,總是懷疑自己是否夠格繼續留在內心珍視的對方身邊,畢竟自己跟他人相比,活得如此「不正常」。就某方面來說,我還滿羨慕他們兩個的,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遇到那個可以盡情在對方面前做自己的彼此,但可惜的是他們也不斷將對方推開,源於未能認同並愛自己,那個他們所認知不正常的自己。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總是在被迫檢視自己是否活得像是個「正常人」?

成為受精卵的那一刻?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滿週歲的那一刻?第一天上學的那一刻?成為青少年的那一刻?進入大學的那一刻?出社會的那一刻?

我想,答案是無時無刻。

但弔詭的是,人們在追求成為一個「正常人」的同時,往往會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有哪裡「不正常」,於是我們欲證明自己是正常人的方式就是不斷指責自己不正常,最可怕的是,這樣的模式往往是學習而來的。

一個人「正常」或是「不正常」,往往是取決於所處的社群以及周遭他人的評價,也就是說「正常」與「不正常」的認定並沒有一個完全客觀的標準,但卻總是以所謂的文化、傳統、普世價值等看似客觀的存在作為包裝,讓人產生「正常」與「不正常」的判斷,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別人,無時無刻都在做判斷,但這真的有必要嗎?真的有助於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嗎?真的對於個人融入社會有幫助嗎?

我想或許不該再繼續檢視自己或者他人正常與否,不再告訴自己:「我必須是誰,他必須是誰。」,而是要向內心深處叩問:「我是誰?他是誰?」,很難但似乎很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